
教师招聘
2024年招教公基:历史常识中的古代著名战役(3)
库课网校
十一、井陉之战
井陉之战发生于汉三年十月,此时秦朝已经灭亡,到了楚汉争霸时期,由韩信指挥的,在井陉口一带对赵军的一次出奇制胜的进攻作战。
此战,韩信奇正并用,背水列阵,拔帜易帜,灵活用兵,出奇制胜,速战速决,最终以少胜多,谱写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光辉的篇章,是我国古代灵活用兵、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。
井陉之战的结局,对楚汉战争的整个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。汉军的胜利,使得其在战略全局上渐获优势,即消灭了北方战场上最强劲的敌手,为下一步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、兵不血刃平定燕地创造了声势和前提,并为东进击齐铺平了道路,从而造就了孤立项羽的有利态势。这虽然是一次战役规模的战争,但却有着战略性质的地位。
成语典故:背水一战。
十二、垓下之战
楚汉战争在垓下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,是项羽(楚)和刘邦(汉)的最后一战,终极决战。
刘邦联合韩信等各路诸侯围困项羽(十面埋伏),晚上让汉军在四面唱起楚国的民歌,使楚军以为楚地已失,军心瓦解(四面楚歌),此时项羽知道自己大势已去,准备带领800子弟突围,与自己的爱妾虞姬诀别(霸王别姬),最后逃到乌江,但因无颜面对江东父老,于是挥剑自刎(乌江自刎)。胜者为王,败者为寇,最后刘邦建立起汉朝,项羽自杀。
成语典故:十面埋伏、四面楚歌、霸王别姬、乌江自刎、无颜见江东父老。
十三、官渡之战
东汉末年“三大战役”之一,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。
建安五年(公元200年),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,在此展开战略决战。
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,乌巢是袁绍屯积粮草的地方,非常重要,继而击溃袁军主力。
成语典故:火烧乌巢。
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。
十四、赤壁之战
东汉末年,孙权、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。是三国时期“三大战役”中最为著名的一场,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,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。
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,曹操北回,孙、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,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。
成语典故:火烧赤壁。
十五、夷陵之战
夷陵之战,也叫彝陵之战、猇亭之战,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,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,也是三国“三大战役”的最后一场。
刘备为报吴夺荆州、杀关羽之仇,率大军攻吴。吴将陆逊看准时机,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,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,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,蜀军大乱,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。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,决定了夷陵之战中蜀败吴胜的结果。
成语典故:火烧连营。
十六、八王之乱
八王之乱发生于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,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,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,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,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,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。
经过混乱的争权,东海王司马越成为八王之乱的最终胜利者。
十七、淝水之战
淝水之战,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生在淝水的一场战争。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(实则仅二十多万)的前秦军,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。
此战的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的统治权,但使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解体,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,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,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。
成语典故:风声鹤唳、草木皆兵、投鞭断流、屐齿之折。
相关推荐
-
2024年教师招聘:教育综合知识心理学辨析题(
-
2024年教师招聘:教育综合知识心理学辨析题(
-
2024教师招聘知识点:中国古代名医及其著作(
-
2024教师招聘知识点:中国古代名医及其著作(
-
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:11条文学常识高频考点(2)
-
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:11条文学常识高频考点(1)
-
2024教师招聘知识点: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
-
教师招聘:教综常考的7个"模式"考点
-
2024年教师招聘:必背高频考点-小三门(十)
-
2024年教师招聘:必背高频考点-小三门(九)
-
2024年教师招聘:必背高频考点-小三门(八)
-
2024年教师招聘:必背高频考点-小三门(七)
-
2024年教师招聘:必背高频考点-小三门(六)
-
2024年教师招聘:必背高频考点-心理学(五)
-
2024年教师招聘:必背高频考点-心理学(四)
-
2024年教师招聘:必背高频考点-教育学(三)
-
2024年教师招聘:必背高频考点-教育学(二)
-
2024年教师招聘:必背高频考点-教育学(一)
-
2024教师招聘考试:教基常错易混考点(2)
-
2024教师招聘考试:教基常错易混考点(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