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教师招聘
2024年教师招聘:必背高频考点-教育学(一)
库课网校
1.“教育”一词的出处:
“教育”一词最早见于《孟子·尽心上》中的“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乐也”。
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这样解释,“教,上所施,下所效也”“育,养子使作善也”。
在西方,“教育”一词源于拉丁文“educare”,前缀“e”有“出”的意思,意为“引出”或“导出”。
2.教育的本质属性:
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,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,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。
它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。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。
3.教育学的概念:
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,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。
4.《学记》的地位:
《学记》(收入《礼记》)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、教学问题的论著,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,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。
5.亚里士多德的“教育遵循自然”观点:
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“教育遵循自然”的观点,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,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,这些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源泉。
6.校园精神文化:
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,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,主要包括校风、学风、教风、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等。
其中,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、制度文化、精神文化的统一体,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。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,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,因为它已经成为学校所有成员特别是教师的自觉行为。良好的校风能对新师新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7.内发论(遗传决定论)的代表人物:
7.内发论(遗传决定论)的代表人物:内发论的代表人物包括孟子、弗洛伊德、威尔逊、高尔顿、格塞尔、霍尔等。
8.教育目的的作用(功能):
(1)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;
(2)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;
(3)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。教育目的是衡量、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。
9.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:
(1)特定的社会政治、经济、文化背景;
(2)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;
(3)人们的教育理想;
(4)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。
10.壬寅学制:
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,是1902年的《钦定学堂章程》,亦称“壬寅学制”。
“壬寅学制”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,由当时的管学大臣张百熙起草,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制系统,虽然正式公布,但并未实行。
相关推荐
-
2024年教师招聘:教育综合知识心理学辨析题(
-
2024年教师招聘:教育综合知识心理学辨析题(
-
2024教师招聘知识点:中国古代名医及其著作(
-
2024教师招聘知识点:中国古代名医及其著作(
-
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:11条文学常识高频考点(2)
-
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:11条文学常识高频考点(1)
-
2024教师招聘知识点: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
-
教师招聘:教综常考的7个"模式"考点
-
2024年教师招聘:必背高频考点-小三门(十)
-
2024年教师招聘:必背高频考点-小三门(九)
-
2024年教师招聘:必背高频考点-小三门(八)
-
2024年教师招聘:必背高频考点-小三门(七)
-
2024年教师招聘:必背高频考点-小三门(六)
-
2024年教师招聘:必背高频考点-心理学(五)
-
2024年教师招聘:必背高频考点-心理学(四)
-
2024年教师招聘:必背高频考点-教育学(三)
-
2024年教师招聘:必背高频考点-教育学(二)
-
2024教师招聘考试:教基常错易混考点(2)
-
2024教师招聘考试:教基常错易混考点(1)
-
教师招聘考点:教育学50个知识点汇编(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