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教师招聘
教师招聘考试:“劳心者治人,劳力者治于人”反映了古代教育的什么特点?
库课网校
教师招聘·教育基础知识:“劳心者治人,劳力者治于人”反映了古代教育的什么特点?
答:滕国是春秋战国时的一个小诸侯国,当时的国君滕文公推行仁政,受到人们的好评。农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许行来到滕国,根据自己学派的标准对滕文公进行了评价。他在肯定滕文公是一位贤君的同时,又批评膝文公剥削民众而养活自己。他主张贤明的君主应该“与民并耕而食”,意思就是像百姓一样自食其力。如果国君不从事生产,吃百姓种的粮,那就是剥削百姓。
针对许行的批评,孟子进行了反驳,他在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中说了,“……劳心者治人,劳力者治于人,治于人者食人,治人者食于人”,这句话的意思是“脑力劳动者治理别人,体力劳动者被别人治理。被别人治理的人供养别人,治理别人的人被别人供养”。这句话反映了古代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特点。
“劳心者”指的是“脑力劳动者”,“劳力者”指的是“体力劳动者”,这句话体现了古代社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,也体现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。为什么呢?因为很多人不想成为劳力者,想要成为“劳心者”,所以他们鄙视生产劳动,鄙视体力劳动。因此,古代社会的很多人之所以接受教育,正是因为教育能够使他们脱离“劳力者”的身份,使他们能够脱离生产劳动。所以这句话充分体现出古代社会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。
考查形式:题目多会给出这句话,问这句话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什么特点。
招教备考推荐>>>
地区 | 资料推荐-免费 |
全国 | 【2024招教备考】15天刷爆教基1200题 |
全国 | 教师招聘幼儿【学科知识】专练500题 |
河南 | 教师招聘【教育基础知识】基础专练600题 |
真题再现
例:(单选题)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“劳心者治人,劳力者治于人”的主张实际上是把()相隔离了。
A.教育与生活
B.教育与经济
C.教育与政治
D.教育与生产劳动
答案:D。
相关推荐
-
教师招聘考点:教育学50个知识点汇编(5)
-
教师招聘考点:教育学50个知识点汇编(4)
-
教师招聘考点:教育学50个知识点汇编(3)
-
教师招聘考点:教育学50个知识点汇编(2)
-
教师招聘考点:教育学50个知识点汇编(1)
-
教师招聘考试:中西方古代社会的教育内容是什
-
教师招聘考试: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有哪些?
-
教师招聘考试:如何理解教育的生活起源说?
-
教师招聘考试:常见的教育的起源学说有哪些?
-
教师招聘考试:教育功能有哪些?
-
教师招聘考试:教育的本质属性如何理解?
-
教师招聘考试:广义教育的内容有哪些?
-
教师招聘考试:如何理解谢弗勒关于教育的定义
-
教师招聘考试:如何区分教育的日常用法?
-
24年河南教师招聘考试:《教育基础知识》考点汇
-
24年河南教师招聘考试:《教育基础知识》考点汇